2007年4月2日 星期一

建築必須走向大眾

台灣有一個很矛盾的現象,照理說,人人都住在建築內,也天天看建築,因此,建築應屬於「大眾」,建築消息應能在大眾媒體出現,建築書籍應能有大眾級的銷售,建築雜誌應在大眾最常去的超商上架。事實正好相反,長期忽略建築與環境教育的結果,大眾認為建築只是房屋工程、不是設計作品、更非藝術創作。因此,建築淪為「小眾」,建築消息進不了大眾媒體(尤其電子媒體),建築書銷售量平均不到1000冊,超商也放流行裝潢雜誌絕無建築雜誌。
若建築能由小眾走向大眾,讓更多人瞭解建築豐富而多元的內涵,就能提昇全民的建築素養與城市美學,這是一個關乎建築品味、城市美學、社會文化、藝術創造的艱難工作,卻也是必須作的一件事。

為入門者介紹建築,在許多建築朋友的投入下,近幾年已稍有成績。例如,淺顯易懂的建築書(建築概論、建築故事、建築旅行、城市導覽、建築散文、建築生活雜記)、系列的建築演講(西洋建築史、建築美學、歐洲的建築、日本的建築、文藝復興建築、台灣當代建築、建築與藝術、數位建築)、主題式的建築旅行(西歐當代建築、義大利建築、荷蘭新建築、萊特建築之旅、日本當代建築、安藤忠雄建築旅行)、談建築的網路部落格(準建築人手札、魚夫的步落格、甚至他又延伸為魚夫嚴選─劉育東建築頻道)。這些台灣社會中逐漸蓬勃、非學院、非專業的活動,是十年前想像不到的事情,在在都說明了一個令人振奮的現象,「建築正走向大眾」。有了旅行、演講、網路的「建築入口資訊」後,我們還缺少一套更有系統、更深刻的「建築入門知識」,也就是一套寫給大眾的建築書系,每一本書都能以淺顯但動人的圖文,向大家介紹建築的許多面向。

上述的想法,已經得到國內重要出版社的迴響,他們希望為國人出版一套「建築書房」,每本3、4萬字與200張圖,在宏觀的建築架構下,每年出版3至5本,而且最重要的是,每本書寫的對象是大眾,尤其是三種人::有志選念建築系的中學生、對建築有興趣的一般社會讀者、以及建築與設計相關科系大一新生。

我正在協助籌畫這樣一套深具意義的書,這個「建築書房」會涵蓋六大主題:第一「認識建築」,類似建築概論與建築總論,希望利用一本書的短短篇幅,就能勾勒建築的全貌或建築師工作的全貌。第二「建築時空」,以建築歷史為素材介紹建築的故事,涵蓋全部的建築歷史、某一時期、某一城市、某一焦點或某一人物。第三「世界的建築」,介紹當代的建築物與建築師,將以建築人物(萊特、科比意等)以及區域(美洲、歐洲、日本等)為主題。第四「台灣的建築」,介紹台灣當代的建築物與建築師,特別能對建築背後的故事作介紹,讓大眾近距離了解身旁的建築。第五「建築與都市」,介紹建築與都市、聚落、社區的關係。第六「建築與生活」,介紹建築與生活有關的設計(產品、家具、流行、創意、科技)的關係。

有了清楚的脈絡後,最重要的就是作者。我們邀請了學識豐富而又文筆流暢的建築學者與建築師,來為大家說建築的故事,包含寫「認識建築」的漢寶德先生、寫「認識建築師」的姚仁喜建築師、寫「傳統建築」的王鎮華教授、寫「西洋建築」的施植明教授、寫「歐美建築」的張基義教授、寫「日本建築」的李清志教授、寫「宜蘭建築」的黃聲遠建築師、寫「建築與生活」的曾成德教授等將近 20人。大家都願意花時間為大眾寫入門書,因為要改善台灣惡劣的環境,建築必須走向大眾。

(作者是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,遠東國際數位建築獎召集人)

(原載於經濟日報96年3月27日A12觀點版「劉育東談建築」專欄)

沒有留言: